未来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融资基础
2016-04-01 18:14:22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冷链增刊3月刊   评论:0 点击:

\
       近年来,冷链行业进一步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相继出台,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无疑给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冷链行业的异常活跃,新企业、新商业模式的层出不穷,资本市场对此高度关注并加大投资力度,冷链企业也在资本的助推下加快了前行步伐。
 
一、冷链物流行业加快资本运作
        我国冷链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2015年,冷链运营企业海航冷链、小田物流、齐畅冷链、镇江恒伟、凯雪冷链、海容冷链(后退出谋求转板IPO)实现新三板或E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16年1月,民生冷链、中冷物流实现新三板挂牌。这对于还是新兴行业,发展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的冷链物流产业,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这些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它们将对行业走向和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冷链行业投资额度大,突显国际化特色和电商特色。例如,2015年9月,韩国CJ大韩通运就收购今日资本和Pamoja持有的我国合同物流领跑企业荣庆物流全部股权达成初步协议;2015年11月,松下集团加紧布局中国冷链市场; 2015年12月,中外运与日本SENKO株式会社和日本RUNTEC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设立以经营冷链物流业务为主的合资公司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三井物产与领鲜合资、伊藤忠与辽渔牵手,快行线融资1000万美元,码上配天使轮获千万元投资,九曳供应链A轮融资数千万元。2016年开春,顺丰拟A股IPO、中通赴美上市欲融10亿美金,资本浪潮此起彼伏,目不暇给⋯⋯
        2015年冷链物流投资的巨大增长,从对生鲜电商的投资增长中可见一斑。如下图所示。
\
 生鲜电商行业获得融资的笔数和金额
数据来源:上海棋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已A股上市的物流设备供应商并购重组资本动作频仍。如,大冷股份是上市20余年的资深冷链设备供应商,2015年购买29%参股晶雪冷冻,扩大其冷链设备产品线。冷链设备企业中民营企业——盾安环境,依托其在制冷配件、商用和特种空调领域技术领先地位,2015年9月成功实现集团旗下华益精机新三版挂牌,2015上半年盾安环境定增募资30亿元,用于制冷配件自动化技改项目以及偿还贷款补充流动现金。
 
        此外,2015年初,烟台冰轮将几乎100%控股的主营冷冻机组具有海外销售优势的顿汉布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国内和海外市场双发展,并通过整合,实现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充分转化。汉钟精机2014年曾募资8.5亿元,用于压缩机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投资等项目,2015年收购台湾汉精钟精机全部业务及不动产,积极谋划海外布局,扩大冷链设备销售。在国内经济下滑、冷链终端需求下降、冷链市场低迷、整体效益不及2014年的情形下,上述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开拓海外市场。
 
        总之,2015年是金融资本和冷链物流结合得最紧密的一年,实质性动作最多的一年,也是资本投入爆发增长的一年;以生鲜电商冷链尤为突出。
 
二、冷链物流行业缘何受到资本青睐
        资本市场向冷链物流与相关企业张开了热情的双臂,主要基于冷链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预期。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冷链市场未来上升空间巨大:
 
1、GDP增长的要求
        冷链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也国民经济发展大棋局所决定的。从政府宏观调控GDP增长的逻辑看,转变投资需求拉动为消费需求拉动GDP一直是政府的迫切选择;在吃、穿、住、行最基本消费中,冷链食品因是目前居民饮食结构中的较大空白,又因为资本投入大、随着未来居民收入增长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政府鼓励冷链发展政策密集出台,直接刺激了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发展。
 
2、冷链食品极大丰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冷链物流与相关设备设施的需求随之增加
        我国人口众多,对农产品需求巨大。来看一下2014年我国农产品产量:蔬菜76650万吨,水果26142万吨,禽蛋2893万吨,猪肉5571万吨,牛肉689万吨,羊肉428万吨,水产品8481万吨,速冻成品528万吨,乳制品4500万吨……2015年,这些数字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悉,我国需要冷链服务的产品市场预计总价值超过3万亿元,如果冷链成本按最保守的5%计算,冷链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显示出我国的冷链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巨大。此外,国际间冷链食品的供应量也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方式向工厂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使冷链产品物流业兼具了工业品物流的特点,如规模化、全球化、定制化等,要求其在技术、设备、运营模式上改进提升,需要规模资金的投入。
 
3、冷链设施建设滞后,亟待升级完善
        进入冷链行业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冷链设施建设。这是因为,我国冷链物流一直发展缓慢,与中国农业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例如,对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处理不够重视,相应冷链服务和预冷设施严重不足。农产品在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其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一系列加工或物流作业。当前,我国大量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很大原因就是“最先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今后应当加强对产地预冷冷库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
        另外,现有冷库以货物存储为主要功能,往往不具备分拣、流通加工等能力,而且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需要重新规划建设符合现代物流作业要求的冷链设施。据悉,2015年我国冷库新增390万吨,冷库总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折合927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76%。冷库建设对资金需求巨大。
 
4、 各方力量涉足冷链物流行业加快发展,冷链运营模式基本形成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的冷链商业模式已经完备、成熟、运作效率高,并实现了全程温控及全程可追溯。美国模式的特点是:产业集中度高、分工明确、高度专业化、以客户规划组织整个流程、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高,带来全程冷链的高效率,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冷链链条上的各方诚信保证了不打折扣的全程冷链。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生产分散,超市即是冷链终端,基本不存在宅配问题,其冷链商业模式特点鲜明:由农协进行农产品的产地预冷、集货、运输至超市。这些国家冷链物流与供应链模式成熟,运营稳定,整体水平约领先我国30年。
        而现阶段我国冷链运营供应链模式,显示出将会与美日完全不同的特点:冷链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方力量展开激烈角逐:一方面电商发力生鲜产品,意图作为大运营商通吃冷链物流。这也是原本热衷于投资电商的资本力量开始发力冷链市场大资金投入的主要原因。我们看到,顺丰、京东、菜鸟、沱沱工社、易鲜等,无不携巨资打造全程冷链;国内仅生鲜电商平台目前就有4000家之多,投巨资自建冷链物流的就有十数家。另一方面,以普洛斯为代表的物流地产商快速进入冷链市场,通过布局冷链仓储设施网络,不断增强竞争力。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铁总公司以不断强大的垄断的铁路网络和雄厚资金,亦打造“门到门”全程三方冷链;中外运持续发力冷链物流仓储和运输,定位高端;而新近更使我们惊异的是,乐视网宣言进入冷链物流,提醒业界这可能还不是“最后的斗争”。
        2015年,在来自不同阵营企业的竞争中,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供应链模式。
\
 
三、对冷链物流行业投资价值的再认识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冷链产品价格昂贵,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限制了冷链产品销售量,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最终将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影响冷链行业发展,导致资本的投资热情降低。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决定购买的首要因素是价格:价格降低,消费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而物流成本高企是我国冷链产品价格高企、需求不足的最重要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冷链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行成本高。一座自动化高架冷库建设资金近亿元,普通冷库也要数千万元,冷库的运营成本也很高。此外,高投资的冷链设施设备的高折旧也要摊销入产品价格。这些都会使冷链产品的价格上升。
        第二,和欧美日冷链产品实现全程冷链90%甚至98%,生鲜产品损失率5%相比,我国生鲜实现全程冷链仅19%,损失率高达35%,未能实现冷链运输的损失将摊销入产品价格。
        第三,目前已有的冷库和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存在需求不足而闲置的情况。据了解,上海地区冷链设施设备的储能运能只释放了67%,其他城市和地区更为低下,而冷链设施设备使用的冗余增加的成本也分摊到冷链产品价格上。
        第四,冷链食品由于价格高而卖不出去,造成货物损失或者周转率低,更增加了产品销售环节的成本。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冷链投资增长的原因还不是真正的源动力——终端冷链需求——拉动的,而是国家促进冷链发展政策和企业对冷链市场发展的良好预期,导致对冷链设施、设备以及冷链物流和生鲜电商平台的大量投资。
 
        冷链物流中存在一个悖论:冷链物流基础建设正是冷链产品价格高企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降低冷链物流成本的途径。其实,正确的途径仍然是大力投资冷链物流基础建设,以完善的物流网络和冷链运输车辆与设备等,提供全程冷链服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减少冷链产品损失浪费、降低冷链产品价格、提高冷链终端消费,最终实现冷链产业的建成和健康发展。
 
四、未来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融资基础
        总体上,我们认为,大规模冷链投资也许才刚刚开始,未来投资的核心要求和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那么可能的机会在哪里?
1、政策建立和完善带来投资机会
        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积极行动,消除制度掣肘,降低投融资成本。
        据悉,物流业所需证照资质约70项之多,为此,中物联已提出了放松管制的十一项建议;其二是物流业税费依然过重,“十一五”期间比宏观税收均值高出8.53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已着手治理,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政府将进一步消减上述这些不合理制度,间接有利于冷链发展的投融资。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旨在大力加强物流短板领域建设,加快健全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物流业整体发展和服务水平。
        尤其在政策保障方面,有关部门将加大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物流短板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建立重点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和调度机制。冷链作为重点之一在指导意见中给予了特别关注。
2、冷链电商模式创新带来投资机会
        我国目前高标准、全程不断链的较为成熟的冷链运营模式只有顺风优选和黑猫宅急便。顺风优选直接使用航空运输,快速实现全国配送,目前,还在尝试成本更低的无人机运输;黑猫对整个操作流程管控极为严格,并实现了流程的标准化。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所耗资金巨大,它们背后都是其普货快递强大的全国门店网络和盈利的持续资金支持;冷链物流的巨大资金压力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受和效仿的。
        我们注意到,除了电商平台价值,资本市场更关注后台的专业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冷链供应链模式,制胜的检验标准永远是盈利;所以,冷链投融资也遵循“模式,模式,还是模式”的原则。
        我们也期待类似滴滴快的、众筹快递等成功模式,尽快在冷链物流领域复制应用。这些模式能够在在调动全社会冷链资源的同时,大幅减少新增土地、设备、人力,大幅增加产品入冷,减少浪费,大幅降低冷链食品价格。
        模式创新是我们冷链物流发展所需要的,更是最为资本关注的。
\
3、冷链技术和设施设备水平的提升带来投资机会
        冷链行业,由于政策领域空白较多,政策、制度、标准的建立也为冷链投资提供了新机会。通常来讲,它们的建立涉及三个方面:维护食品供应链的稳定性、稳定食品的价格、减少食品的浪费。就是保证冷链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保护环境相关问题,它们包括食品技术、设备技术和环境技术等等。随着冷链食品终端消费增加,相关的研究、技术、设备就需要更大投入。上述方面政策的制定和标准的要求必然带来对整个冷链体系,涉及技术、设备、管理等全产业链的较大投资,以及冷库、冷藏车、保温箱等环节上的巨大投资。
        特别地,在冷库建设方面,由于大型高标准冷库奇缺,和对小型由普通冷库改装的耗能高的冷库的加速淘汰,冷库特别是具备现代物流功能的冷链物流中心也具有较大投资机会;其中,在冷库的制冷系统方面,由于冷链运营对技术安全性要求不断提升,投资氟制冷设备或将有机会。
4、铁路冷链物流发展带来投资机会
        我国冷链运输以公路为主,冷链物流一直期待铁路发挥重大作用,尤其在干线运输上。近期我国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突破和铁路冷链物流加大建设力度,使得在铁路枢纽周边的冷链物流设施有重大投资机会,对冷库建设、库内设备、用于冷链食品的短途转运车辆和设备有重大需求。此外,铁路甩挂运输对标准冷藏箱需求将大增;如何运用铁路长途干线运输服务重组冷链物流模式也是新的投资机会。
5、冷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发展带来投资机会
        我们知道如果使第三方物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就可取得10%-20%的成本节约。供应链物流重组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实现的,因为业务模式与资金流与信息流共同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同时有望解决融资紧张和仓配一体化两大难题,具有“一箭双雕”的显著效果。通过动产融资方式,电商企业的融资额可以从信用贷款的200万左右提升至最高千万级,融资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去年9月,京东金融与中铁物流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在动产质押融资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意味着,资本正在向物流全程供应链纵深渗透,通过供应链金融对冷链设施设备建设生产、冷链运输配送产生调整;预计未来类似的资本动作还将增多。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建立在对冷链物流的深刻认识以及荣辱与共中,往往更为贴切实效。
        在冷链设备的融资租赁方面冷链物流业界已早有涉足和深入应用,较为成熟的是普洛斯冷库、中集冷藏车和叉车诸名牌企业的融资租赁(本刊2015年9月有专文介绍)。
        2016资本大幕已经开启,技术、产品、管理竞争升级,我们衷心期待冷链物流蓬勃、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第二届广州国际冷链展

上一篇:从十三五规划看待冷链物流发展
下一篇:2016年,从冷链市场走势看国内冷藏保温车市场

参加展会



Powered by 广州环球搏毅展览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67565号-4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022号保利世界贸易中心E座3308—3309室 邮编:510308